華體會體育近日,江岸區城管委環衛集團公廁管理中心喜獲“武漢市學雷鋒示范點”,這是武漢環衛系統首獲此類殊榮。榮譽的背后華體會體育,是這支隊伍堅持近二十年如一日,為社區、居民義務疏掏的辛勞。 “2009年的一天,四唯街塘新社
近日,江岸區城管委環衛集團公廁管理中心喜獲“武漢市學雷鋒示范點”,這是武漢環衛系統首獲此類殊榮華體會體育。榮譽的背后,是這支隊伍堅持近二十年如一日,為社區、居民義務疏掏的辛勞。
“2009年的一天,四唯街塘新社區2號樓的下水井不通,冒出的黑水直接流到了路面上,味道難聞不說,每次行人路過,腳底下沾的全是下水,居民反映非常大。”回憶起那年的情景,義務清掏組的環衛工人何義真記憶猶新。“情急之下,我就打開井蓋,找來十多米長的竹篾條伸進主管道,慢慢疏通管道里的淤積物,最后經過半天時間華體會體育,管道終于通了。”何義真說,也就是這次清掏讓他在轄區里出了名。從那以后,只要社區的下水井堵了,何義真就會和他的隊友們前往疏通。
“師傅,謝謝你啊,總是麻煩你!”四唯街塘家社區塘新村7號居民郭先生家廁所又堵了,他馬上聯系了居委會,沒想到十幾分鐘后,何義真和隊友們立刻到達現場進行查看,經過現場勘查,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,用半個小時解決了下水堵塞的問題。“他們一年到頭真不容易,非常感激他們!”郭先生說。
“自從他們來了,我們小區也再也沒有出現這種情況”華體會體育。塘新社區書記王秀英介紹,塘新社區純陽街屬老舊社區,地下管網老化嚴重,只要一下大雨,社區里可以“劃船”。整個社區里大概有5-6處嚴重堵點,每次堵后都會跟相關部門聯系點,但因為堵塞的次數太頻繁,他們一接電話都會“皺眉頭”。之前因為跟廁管中心是街坊,他們經常過來幫我們疏通,后來他們搬到了后湖,還是每個周五都過來義務清掏。
據了解,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號稱“武漢的時傳祥”湯明富在工作上表現突出,吃苦耐勞,不計得失,樂于助人,于1989年獲得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,并被評為“全國勞動模范”。在他的感染及帶領下,成立“湯明富服務小組”,僅從2005年以來,他們就義務為社區單位、居民服務近4000余次,清掏化糞池萬余個,清運糞便2萬5千余車華體會體育。隨著湯明富退休,江岸區公廁管理站的清掏工目前只剩下7個人,這支隊伍平均年齡也有50歲了,但這份精神仍在不斷傳承。(通訊員:顧丹、陳勇、蔡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