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86體育-廣西日報大化訊大化瑤族自治縣積極推進生態鄉村建設,在環境衛生、園林綠化、污水處理等方面下工夫。目前,該縣環境衛生明顯好轉,市民逐漸養成愛護潔美環境習慣,并主動參與美化亮化家鄉。
該縣認真落實“全天保潔、定點傾倒、定員收集、定時清運”的環衛保潔制度,確保城區環境衛生干凈整潔。城區街道每天清掃保潔100萬平方米6686體育,人均清掃保潔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,每天清運80多個垃圾坑點的垃圾,上門收集垃圾服務3.3萬戶群眾,平均日清運生活垃圾60多噸。此外,該縣各鄉鎮各村屯配備782名保潔員,完成垃圾池建設830個,簡易垃圾場或垃圾焚燒爐建設385座,垃圾綜合處理示范屯建設111個,垃圾運輸車購置到位486輛6686體育。古河、六也、貢川三個鄉的垃圾轉運站已投入使用6686體育,生活垃圾實現“村收鄉(鎮)運縣處理”。
園林綠化扮靚城區。完成城區主要街道21公里1500株街道樹的修枝整形,使其保持良好的生長態勢。同時,認真落實“園林綠地養護管理責任制”,做好縣城區3個廣場6686體育、3.8萬平方米公共綠地的清掃保潔、病蟲害防治和修剪。
城鎮污水處理無害化處理達標。該縣污水處理廠實際日平均處理污水量均達1.13萬噸以上,處理率超過75%6686體育,達到區、市對縣城鎮污水處理率75%的要求。(韋敏覃文軍)